30/09/2022
Lebron XX Time Machine - Kobe 配置 Lebron 體感
科技配置
1. 前後掌分離式 Air Zoom - 前掌Air Zoom Turbo + 後掌13mm Air Zoom
2. 中底全掌 Cushlon 泡棉
3. 中足碳纖維板
4. 鞋領 Nike Sphere 材質
Time Machine 時光機,Lebron XX 彷佛帶我們回到Kobe 6 的美好時光,前後掌分離式 Air Zoom (前掌鵝蛋+後掌馬蹄型Air Zoom) + 中底 Phylon + 碳板。
為配合Lebron 缓震需求,Lebron XX 對比Kobe 6 加大了前掌Air Zoom 面積,和加厚了後掌Air Zoom。貼地感沒有Kobe 6 貼地,但提高了缓震極限。
Kobe 5/6 Protro 減配,取消了後掌Air Zoom,令後掌Cushlon 衰減後,造成前高後低,增加了足跟腱的負擔。Lebron XX 前後Air Zoom 免除了這個問題。
有著名鞋評指出Lebron XX後掌Cushlon過軟 ,連步行去廚房都會差點拗柴。留下幾點思考角度,給大家自行想想。
1. 馭帥13/14䨻半邊開放式䨻,實戰甚至會甩䨻,半邊外露䨻偏軟,譽為實戰神鞋。
2. 閃擊8 後掌整個開放式䨻,實戰後掌會有左右滾動,譽為後衛神鞋。
3. Way of Wade 10 後掌弧形設計,滾動感十足,後掌落地/向後走動會向後傾倒,譽為實戰神鞋。
4. 唐水雜貨舖 : Nike 不會寄鞋給鞋評師,國產品牌會寄鞋給鞋評師。有人情人脈在,要說甚麼你懂的。
5. 抵制新疆棉(BCI )的品牌每況愈下,國產品牌超英趕美國貨萬歲。
16/08/2021
AJ36 配色 - 大家鍾意邊款??
1. Glory 白金 17/8
2. 紅黃 Gu Ailun 17/8 (限中國)
3. 紅白 Kia Nurse 17/8 (限北美)
4. 白藍 Tatum 21/8 (限北美)
5. 紅黑 八村 22/8
6. 紫黑 29/8
7. 藍 Doncic 4/9
8. 黑白紅 16/9
16/08/2021
史上最輕Air Jordan - AJ36
1. 超輕和極透氣jacquard leno-weave鞋面
2. 全掌 Zoom Air Strobel unit + 大前掌Zoom Air😎
3. 據聞比AJ34 和AJ35 輕
14/07/2021
Zoom GT Cut White Crimson 實物上手
呢對配色幾正👍👍
但真係好難買,好想要多對USA 配色😂😂
11/07/2021
Air Jordan 36
1. 比Air Jordan 34 更輕質
2. 全掌zoom + 前掌扇形zoom
3. 鞋面採用Leno Weave
07/07/2021
Nike Zoom GT Cut 新配色
- 全掌React 鞋墊 + 全掌Zoom Air Strobel + 後掌Zoom Air
- 加寬前掌 + 硬TPU延伸前掌,
- 中底抗扭片
- 鞋底人字+波浪紋路
06/07/2021
馭帥13䨻低幫“櫻花”配色
7月31日發售
- 後跟部位加入毛茸茸皮革設計
- 白色紅蕊的櫻花圖案
- 鞋頭延伸到後跟部位的粉色TPU
- 全掌䨻中底緩震科技
- Pebex 材料的“高配”䨻
- 耐磨橡膠底
04/03/2021
籃球護膝邊對好,呢對就最好最Premium但一分錢一分貨。最近有網上店有團購有優惠,大家可以自行考慮。
利申 : 沒有收任何廣告費
06/02/2021
Way of Wade 9 初生 - 李寧旗艦籃球鞋,真的比馭帥13/14 䨻好 ? 李寧的AJ34 ??
Way of Wade 9 跟Iphone 營銷策略一樣,有2個version - WOW 9 Infinity 和 WOW 9。
WOW 9 Infinity 是一對籃球概念鞋,旋扭綁帶系統,前後掌分離䨻+全掌䨻鞋墊,中底"弜"技術 。籃球概念鞋,設計本意不是用作高強度實戰,重心偏高,養生局尚可以。
WOW 9 這雙是籃球實戰鞋,配有全掌䨻+全掌碳板,Pebax 電鍍托盤,鞋頭前翹。
特點
1. 全掌䨻,緩震回彈感好,但比馭帥13/14䨻遜色一點。
2. 鞋頭前翹,向前推動力強,比馭帥13/14䨻好。
3. 抓地力比馭帥13/14䨻水晶底好,和橡膠底相約。
4. 貼地感強,比馭帥13/14䨻貼地。
5. 防側翻跟AJ34 一樣,鞋頭側有加固TPU防側翻。
6. 鞋底有"簍空"設計跟AJ34 相似,但沒有AJ34/35 的頂足弓感。
7. 鞋面拉鏈設計有點雞肋,就算鞋碼正確,也很難拉上/拉不上,但不影響包裹,包裹依然很好。如果勉強拉上,鞋面有裂的風險,鞋面比較薄的關係。
李寧WOW9 和最近的馭帥13/14䨻一樣都是飢餓式銷售,但是李寧最近推出的籃球鞋真的很用心,真的值得購買。希望李寧此舉可以逼使Nike 推出一些用心的球鞋,不再是PG4/5/Freak 2 這些產品。就好像玩大老二/鋤大弟, Nike 手拿4條2和4條A,如果其他3家出對3,對4,對5的時候,總沒理由自己出對2/對A去打其他3家的。希望李寧最近出了對Q 的時候,Nike 會拿對A 去回敬一下。
03/02/2021
Nike Cosmic Unity - 環保籃球鞋
1. 鞋面物料用環保可重用物料
2. 中底配置全掌Zoom Air + Crater Foam (可回收膠)
3. 中底有KD13 一樣的抗扭片
4. 三月一號正式推出市面
31/01/2021
JORDAN # # Low 終於來了, 期待解決頂後跟問題
01/01/2021
2020 實戰籃球鞋回顧
2020年回顧這一年,疫情席捲全球,球場開完又封,帶口罩打球。
球鞋價格,因疫情影響銷售,各大運動品牌都推出折扣,如5折,2件7折等。
2020年可算是籃球鞋界的大年,國產/小眾品牌相繼崛起,
向Nike 龍頭大哥發出挑戰,亦對它的傲慢響起警號。
各內地鞋評家紛紛趕於1月1號前,已經發表了年度最佳實戰籃球鞋,總結如下 :
XCIN
1. 馭帥13䨻
3. KT 5 Low
極客鞋談
1. Gelburst 24
2. 馭帥13䨻
3. BYW X2
ENZO
1. 馭帥13䨻
2. Hyperset
3. KD13
老谬
1. 馭帥13䨻
2. Hyperset
3. Way of Wade 8
其實Nike, Jordan 每年都會在年度排行榜首位。可惜的是今年各大國產/小眾品牌,已經展示出它們擁有挑戰Nike籃球鞋霸業的實力。
如果大家買籃球鞋,還只會考慮Nike, Adidas 的話,已經太過時了。好像是買電話,還只會考慮Nokia, Sony Ericsson,真的是太落後了。
如果你還未穿過其他品牌的話,真的建議開始心態上要接受 / 試試其他品牌。
已經有不少NBA 球星不是Nike / Adidas 旗下,改簽了其他品牌。
Jimmy Butler, D'angelo Russell, Dwyane Wade, CJ Mccollum 代言李寧(Li-Ning)品牌
Klay Thompson, Gordon Hayward 代言安踏(Anta)品牌
Lue William 代言匹克(Peak)品牌
Stephen Curry, Joel Embiid 代言Under Armour品牌
Aaron Gordon 代言361°品牌
Kuzma, Demarcus Cousins 代言Puma 品牌
今年是我的第一年跟大家分享年度系列籃球鞋,我會分享我的Top 3 最佳實戰籃球鞋和Top 3 最失望籃球鞋。
評分標準是我從2020年1月 至2020年11月入手和試用的籃球鞋,可能有些鞋子發售日期是上年度的,但是我今年才買到。
2020年度Top 3最失望籃球鞋
1. PG 4
2. Dame 6
3. Kobe 5 Protro
PG 4 - 緩震減配,由PG3前Zoom Air 轉全掌Air Strobel。消失了的防側翻和垃圾的包裹感。PG3 上年度實戰性價比王,對比今年PG4 行街悠閒鞋。
Dame 6 - Lightstrike 緩震極限低和衰減,前掌過闊包裹感差,鞋底設計不穩定。
Kobe 5 Protro - 取消了OG後掌馬蹄形Zoom Air,說是加強了性能,其他方面則新瓶舊酒。
2020年度Top 3最佳實戰籃球鞋
1. 馭帥13䨻 (高筒/低筒)
詳細鞋評 : https://youtu.be/nKs6G3Xc4O0
2. Hpyerattack
詳細鞋評 : https://youtu.be/Auq2FnQP7HA
3. Gelburst 24
詳細鞋評 : https://youtu.be/D02PsUSE_28
YouTube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-H8LQ2PtE7k0qOyVRRaMxA
FB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cowboy-%E9%80%A3%E7%99%BB%E9%9E%8B%E8%A9%95%E5%B8%AB-%E5%AF%A6%E6%88%B0%E7%B1%83%E7%90%83%E9%9E%8B-104555338004618
TG channel
https://t.me/joinchat/AAAAAFEvetrGr55RHixflg
TG discussion Group
https://t.me/joinchat/JdWRH1PqAWKaqzFCSQx0Zg
14/12/2020
馭帥14䨻 - 國產旗艦籃球鞋
Kobe 5 Protro - Nike 復刻旗艦籃球鞋
這兩雙球鞋都是限量發售,大玩飢餓式銷售策略,價格也因此而上升了不少。要原價購買這兩雙球鞋,可以說是難若登天。
馭帥14䨻承接13代的成功,今代改進了13代,換上了新的鞋面物料和鞋底紋路,加強了實戰性能,設計上也變得Cyber 一點。
Kobe 5 Protro承接5代OG的成功和粉絲對Kobe 過生後的追思,今代進一步閹割了中底性能,取消了後掌馬蹄形Zoom Air,說是加強了性能,其他方面則新瓶舊酒。
國產旗艦球鞋 VS Nike 復刻旗艦球鞋 就好比
大西北洋樓 VS 半山劏房
半山劏房 - 半山地段固然高尚,說住址給別人聽,更可以耀武洋威,羨煞旁人。但住劏房不竟地方較窄,更有苦自己知。只有曾經住過半山劏房/去過的人才會知個中苦樂。
大西北洋樓 - 大西北固然低檔次一點,說住址給別人聽,更會被誤會是住公共屋村。但住洋樓地方較大,生活更舒適。只有曾經住過大西北洋樓/去過的人才會知個中苦樂。
滿足自我的虛榮心還是以實用為主的實戰派,兩者都有選擇的人,亦沒有分對或錯,只有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22/11/2020
Kyrie 7 - 輕量化了的Kyrie,減弱了的足弓支撑
抗扭差 - 沒有了6代的魔術貼,再加上傳統Kyrie正代沒有中底抗扭片,足弓完全沒有支撐可言,扁平足人士不合適。有換鞋墊的朋友要注意,這雙鞋的鞋墊很難抽出,會弄損原本的鞋墊的可能。
緩震 - 前掌Zoom Turbo 比6 代較軟一點,前掌腳感澎湃。後掌緩震極限依然低和會衰減。鞋底有點前高後低,向前發力時,腳跟腱受力會增加,會有腳跟腱很累的情況。
抓地力 - 一開始會有打滑情況,Break in之後會好很多,不是最好但夠用。
耐磨 - 改變了6代的鞋底紋路,耐磨性比6代好,室外場可用。
防側翻保護 - 一般,前掌有加寬設計,但防側翻腳有收邊設計扣了少許分數。重心不高,中底亦沒有過軟。
包裹 - 前掌比6代闊,但因為6代是偏窄,7代算是正常闊度。後跟部分加固TPU比6代縮小了,後跟支撑比6代差了一點。
重量 : 輕,比前幾代Kyrie 輕 ,適合靈活後衛/鋒線。
08/11/2020
Hyperset - 真的又一雙吊打籃球鞋的排球鞋?
繼Hyperattack 後,又一雙最近被吹捧的排球鞋。Kobe 5/6 本身已經深受後衛/小前打法人士喜愛,Hyperattack 配置和做型跟Kobe 5/6 設計一樣,故此表現亦相當不錯。
Hyperset配置跟當年被稱"神鞋"的Hyperdunk 2017 一樣,中底配置全掌React。外型就有所改變,跟Hyperdunk 2017 不太一樣,多了一條魔術貼和改變了鞋面物料。
抓地力和耐磨 : 抓地力極佳,急停即停,但產生另一個問題,下面再提出。鞋底十分耐磨,適合打街場。
緩震和反應 - 腳感沒有Zoom Air 澎湃,但緩震極限尚算高,18x磅人士經過高強度實戰後都不會有膝頭痛問題。反應性/Court Feel 良好,穿著後會有想多跑動的感覺。追求腳感人士就會失望,但想要有剛好足夠的緩震又要有反應和Court Feel 的,這雙會適合。
包裹和鞋面物料 - 包裹緊致但拉緊鞋帶,腳背有少許不適(太貼腳),高腳背人士可以正接不用考慮這雙鞋。由於抓地力極佳,側移急停時,鞋底即停,但是腳掌會在腳內有少許滑動,造成磨腳掌,特別是前掌部位。後跟有少試不跟腳,但不嚴重。鞋尺碼方面,建議大半碼。
防側翻保護和抗扭 - 防側翻一般,防側翻腳偏少,中底沒有過軟,重心正常。抗扭差,由於中底沒有抗扭片,即使有魔術貼加固鞋身,但抗扭都非常一般,扁平足人士不太合適。
總結 : 包裹比Hyperdunk 2017 差,中底性能相近,鞋底比HD2017耐磨。這雙排球鞋合適打籃球,但不能說是能吊打市面上的籃球鞋。這雙球鞋唯一優勝在於重量較輕和中底性能良好,跟Asics Gelburst 類近,但後者防側翻抗扭保護性更佳。
28/10/2020
Soldier 14 - 消失了的魔術貼,成了歷代最輕?
物料和包裹:
Lebron Soldier 系列標誌性的魔術貼作為綁帶系統,到了14代終於告終。
鞋面用了彈力物料,隱藏了鞋帶設置。鞋內側有網眼做出透氣孔,但透氣度一般。
鞋舌和鞋身一體式設計,穿脫比較麻煩。
後跟包裹有點空,有不跟腳情況,鞋帶系統/鞋面衰減會令包裹越來越鬆散,包裹應該是歷代Soldier 最差。
鞋的重量對比前幾代的Soldier 系列輕,可能是Soldier 系列最輕。
抓地力和耐磨:
抓地力可能是這對鞋的硬傷,室內場會有打滑情況,室外會比較好。XDR 底適合打外場。
緩震和反應性:
前後掌配有厚Zoom Air,Nike 旗艦頂級配置。緩震對於大體重人士十分友好,場力感相對一般。
前掌Zoom air 有少許凸起,少許前高後低,但沒有AJ33se那麼嚴重。
防側翻和抗扭:
貫穿前後掌一條硬身TPU,給予良好抗扭。
防側翻保護一般,重心略高,中底沒有過軟變型,有明顯防側翻腳但偏細和收邊設計。
27/10/2020
Asics 籃球鞋
最近收到一位師兄的照片
雖然香港沒有Asics 籃球鞋現貨買,又沒有明星代言賣廣告,但仍然有一批"識鞋"之人守護住這個品牌。
Asics 在緩震技術或球鞋推廣,仍有進步空間,但防側翻保護/足弓支撐/球鞋造工都比最近推出的籃球鞋為之優勝。希望會有更多人認識除了Nike和Adidas外的籃球鞋品牌。
27/10/2020
Lebron 18 - ,詹皇御用奪冠球鞋,一般平民可選用?
不論你是否湖人/詹皇球迷,35歲還可以當上FMVP奪冠,應該已經是G.O.A.T.。當然要和Michael Jordan 或是 Kobe Byrant 比較,還會有一番爭論。但今年奪冠球鞋Lebron 18 會不會是今年籃球鞋年度Performance Top 1呢?
抓地力和耐磨 : 承接了Lebron 最近幾代的傳統,鞋底物料都比較軟,耐磨較差,不適合室外場用。抓地力在室內場,表現不錯。
緩震和反應性 : 今年Lebron 正代緩震大升級,上幾代只有Max Air, 今代全掌Zoom Air + 後掌Max Air, 配合Nike 今年盛行緩震技術Crossover 例如Zoom BB NXT(React + Zoom air)。Lebron 正代每一代緩震都是大體重人士的恩物,今代亦不例外,上腳腳感比16/17代還要好,比較軟身的感覺。因為Lebron 18 有中底布,一上腳腳感沒有同樣是全掌Zoom Air 的KD12那麼澎湃。因為前掌Zoom Air 取代了前幾代的Max Air, 前掌反應性明顯比上幾代好,但因為鞋厚度問題,場地感依然比較差。
防側翻 : Lebron 近幾代的防側翻問題,今代亦沒有改善。重心雖然已經比17代低,但依然重心高。後掌Max Air 較軟,有型變問題,再加上前掌沒有明顯防側翻腳,防側翻保護差,側移時有側翻風險。這個硬傷十分致命,除非有詹皇的鐵腳踝,不太建議一般人高強度實戰穿著。
抗扭 : 良好,扁平足人士可能有頂足弓問題,建議試穿。
包裹 : 良好,前後掌鎖定好,拉緊鞋帶,沒有不跟腳情況,尺碼正常。
26/10/2020
D Rose 11 - 凋謝了的玫瑰,一對鋒線外型的後衛鞋
1. 防側翻良好 : 前掌有加寬設計。
2. 抗扭良好 : Adidas標配佛心大抗扭片。
3. 包裹一般 : 前掌較闊,偏大半碼。後跟有Adidas祖傳不跟腳問題。最頂鞋帶孔有點缺陷令鞋帶較難綁緊。
4. 抓地力一般 : 比較吸灰,吸灰後有打滑情況。
5. 緩震較差 : Lightstrike 中底,緩震極限低,加上有衰減問題,緩震會越打越差。適合小體重人士,大體重人士慎選。
6. 重量較重 : 鋒線鞋的重量,不適合靈活型後衛。
14/10/2020
Harden 5 - Pro Boost 第二代??還是走回頭路??
Adidas Boost 中底籃球鞋在2016-2019深受大家歡迎
Crazy Explosive 2016/2017
Harden 1/2/3
D Rose 5/6/7/8
都用上Boost 中底, 再加上Adidas 良好的抗扭和防側翻保護技術, 各大鞋評家讚口不絕。小編亦其待每年的Harden 和D Rose 鞋, 例如Harden Vol 1&2, D Rose 6/7/8。
Boost底最大的弊病是重量和形變。
形變方面 - Adidas 為籃球鞋突別調較Boost 的硬度和有包邊設計, 解決了形變令防側翻保護變差的問題。
重量方面, Adidas 打算研發其他緩震技術取代Boost- 先後推出Bounce 和 Lightstrike。
D Rose 9/10 - Bounce
Dame 2/3/4/5 - Bounce
Don Issue 1/2 - Bounce
D Rose 11 - Lightstrike
Dame 6/7 - Lightstrike
Harden 4 - Lightstrike
但Bounce 和Lightstrike 中底都有緩震極限不足的問題, Lightstrike 甚至有嚴重衰減問題, 對於小編大體重人士不太友好。
受Nike 的啟發
Zoom BB NXT - Zoom + React
Lebron 18 - Zoom Air + Max Air
今年Adidas都不甘視弱地把自己當家的中底緩震技術Crossover一下, 推出Pro Boost, 全掌Lightstrike泡沫包裹著前掌Boost。可惜上腳感受卻體會不到boost的澎湃,也體驗不到lightstrike的軟韌。失敗之作, 令人大跌眼鏡。
Harden 5 採用全掌Boost + Lightstrike技術, 配置跟Pro Boost 不相伯仲, 但比例調配未必一樣, 好壞要等等到手上腳後才可下定論。
經過Bounce和Lightstrike 的敗陣, Pro Boost 究竟係獨巨慧眼創新的Crossover, 還是走回頭路依靠Boost 緩震技術打造回Adidas 籃球盛世, 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。
24/09/2020
AJ35 正式登場
1. 前後大Zoom, 佛心配置,緩震值得期待
2. 原用上代Eclipse Plate 技術
3. 聽聞對鞋會頂足弓位,有扁平足人士要注意
4. 無左上代加固Outrigger, 防側翻保護有代考察
5. 首發配色外觀比較差,期待之後配色,例如八村疊/郭艾倫配色
16/09/2020
馭帥13䨻 - 三大緩震科技大比拼 (䨻 VS Zoom Air VS Boost)
https://youtu.be/nKs6G3Xc4O0
馭帥13䨻 - 三大緩震科技大比拼 (䨻 VS Zoom Air VS Boost)
連登實戰籃球鞋鞋評師 著過好多對籃球鞋,乜底科技都試過 React, Zoom, Zoom Turbo, Boost, Bounce, Light Strike, Gel, Taichi, fuelcell etc. 閱讀中西無數籃球鞋評 中: ENZO, XCin, 極客, WEN, 半噸, 亞當, 師說, 張...
14/09/2020
Adidas 官網- 買1送1
Nike 官網 - 3件7折
10/09/2020
溫馨提示 : 想買BYW X2的朋友,機會黎了飛雲
10/09/2020
Hyperattack - Kobe 6 配置 ? 一對排球鞋KO現在市面所有籃球鞋?
https://youtu.be/Auq2FnQP7HA
Hyperattack - Kobe 6 配置 ? 一對排球鞋KO現在市面所有籃球鞋?
連登實戰籃球鞋鞋評師 著過好多對籃球鞋,乜底科技都試過 React, Zoom, Zoom Turbo, Boost, Bounce, Light Strike, Gel, Taichi, fuelcell etc. 閱讀中西無數籃球鞋評 中: ENZO, XCin, 極客, WEN, 半噸, 亞當, 師說, 張...
05/09/2020
Kobe V OG VS Protro - 如何分真假鞋?? 值得買??
https://youtu.be/mU6xdIb5AD8
Kobe V OG VS Protro - 如何分真假鞋?? 值得買??
連登實戰籃球鞋鞋評師 著過好多對籃球鞋,乜底科技都試過 React, Zoom, Zoom Turbo, Boost, Bounce, Light Strike, Gel, Taichi, fuelcell etc. 閱讀中西無數籃球鞋評 中: ENZO, XCin, 極客, WEN, 半噸, 亞當, 師說, 張...
01/09/2020
今日NBA Playoff 球鞋
字母哥 - Freak 2
PJ Tucker - AJ10 Retro
威少 - Why Not Zer0.3
Harden - Harden vol 4
Alexander - Converse Pro BB
Chris Paul - CP3 XII
Bazley - OMN1S Low
Schroder - Kobe V Protro Big Stage
01/09/2020
ASICS Gelburst 24 - 高低筒拗柴的迷思
https://youtu.be/D02PsUSE_28
ASICS Gelburst 24 - 高低筒拗柴的迷思
Gelburst 24 VS Nova Surge 高低筒拗柴的迷思??